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11期
编号:13126829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刘磊 张晓彬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疗效判定标准[3] 临床痊愈:症状和皮损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症状消失,皮损消退≥80%,明显好转;有效:症状减轻,皮损消退≥30%;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皮损消退<30%。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治疗结果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3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对照组于治疗后3~4d临床症状、体征开始减轻;治疗12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320,P=0.038<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比较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08164293.3

    对照组306106873.3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中均未见特殊异常反应,治疗组4例出现低血钾,5例腹胀和下肢轻度肿胀;对照组5例出现低血钾,4例出现腹胀和下肢轻度肿胀,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的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皮肤及黏膜病变,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疼痛,腹痛及血尿等肾脏损害。相当于中医“葡萄疫”“血风疮”范畴。如《外科正宗》记载:“葡萄疫,其患多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免疫学已证实,多数患者血清中IgA抗体增高,其机制是抗原物质进入患者体内机体,与抗体发生反应,反应物沉积于血管壁而引起血管损伤,导致皮肤和黏膜发生紫癜等症状。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